猪苓
【中文别名】豕零、豨苓、地乌桃、猪茯苓、野猪食、猪粪苓等。 【分布地区】猪苓在我国分布较广。分布于中国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生长在海拔500-1500米斜坡山区,于半阴半阳坡地野生林中,在落叶与杂质没有规律的浅层土下生长,喜欢凉区潮湿的野生森林。 【科属分类】真菌门(Eumycota)担子菌亚门(Basidiomycotina)层菌纲(Hymenomycetes)非褶菌目(Aphyllophorales)多孔菌科(Polyporaceae) 【性状介绍】子实体大或很大,肉质、有柄、多分枝、末端生圆形白色至浅褐色菌盖,一丛直径可达35cm。菌盖圆形,中部下凹近漏斗形,边缘内卷,被深色细鳞片,宽1-4cm。菌肉白色,孔面白色,干后草黄色。孔口圆形或破裂呈不规则齿状,延生,平均每毫米2-4个。 【性味功用】甘,淡,平。入脾经、肾经、膀胱经。利水渗湿,主治小便不利、水肿胀满、泄泻、淋浊、带下,增强免疫力,保肝护肝,抑制肿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