桦褶孔菌
【中文别名】桦革裥菌 【分布地区】主要分布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山西、河北等地区。 【科属分类】真菌门(Eumycota)担子菌亚门(Basidiomycotina)层菌纲(Hymenomycetes)非褶菌目(Aphyllophorales)多孔菌科(Polyporaceae) 【性状介绍】子实体小至中等大,一年生,革质或硬革质。无柄菌盖半圆形或近扇形,直径 2.5~10cm,厚0.6~1.5cm,有细绒毛,新鲜时初期浅褐色,有密的环纹和环带,后呈黄褐色、深褐色或棕褐色,甚至深肉桂色,老时变灰白色至灰褐色。菌肉白色或近白色,后变浅黄色至土黄色,厚0.5~1.5mm。菌褶初期近白色,后期土黄色,宽3~11mm,少分叉,干后波状弯曲,褶缘完整或近齿状。孢子近球形至椭圆形,平滑、无色,4~6μm×2~3.5μm。 【生长环境】夏秋季在桦、椴、槭、杨、栎等阔叶树腐木上呈覆瓦状生长。 【性味功用】淡,温。祛风散寒、舒筋活络,是山西中药“舒筋丸”原料之一,治腰腿疼痛,手足麻木、筋络不舒,四肢抽搐等病症。能追风、散寒、舒筋、活络, 抗肿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