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虫夏草
【中文别名】中华虫草、夏草冬虫、虫草、冬虫草。 【分布地区】主要分布于青海、西藏、新疆、四川、云南、甘肃、贵州等地区。 【科属分类】真菌门(Eumycota)子囊菌亚门(Ascomycotina)核菌纲(Pyrenomycetes)麦角菌目(Clavicipitales)麦角菌科(Clavicipitaceae) 【性状介绍】子囊菌之子座出自寄主幼虫的头部,单生,细长如棒球棍状,长3~11厘米;不育柄部长3~8厘米,直径1.5~4毫米;上部为子座头部,稍膨大,呈圆柱形,长1.5~4厘米,褐色,除先端小部外,密生多数子囊壳;子囊壳大部陷入子座中,先端凸出于子座之外,卵形或椭圆形,长250~500微米,直径80~200微米,每一子囊壳内有多数长条状线形的子囊;寄主为鳞翅目、鞘翅目等昆虫的幼虫,冬季菌丝侵入蛰居于土中的幼虫体内,使虫体充满菌丝而死亡。夏季长出子座。 【生长环境】蝙蝠蛾幼虫被虫草菌 (Cordyceps sinensis)感染,死后尸体、组织与菌丝结成坚硬的假菌核,在冬季低温干燥土壤内保持虫形不变达数月之久(冬虫),待夏季温湿适宜时从菌核长出棒状子实体(子囊座)并露出地面(夏草)。 【性味功用】甘,温。入肺肾经。能保肺益肾,秘精益气,补亏损,壮命门,止咳化痰。治痰饮咳嗽、虚劳咳血、阳痿遗精、腰膝酸痛、神经性胃痛、肺结核及病后久虚不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