僵蚕
【中文别名】白僵蚕、僵虫、天虫 【分布地区】江苏、浙江、四川、广东 【科属分类】子囊菌门Ascomycota、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、肉座菌目Hypocreales、虫草科Cordycipitaceae、白僵菌属Beauveria 【性状介绍】多于春、秋季生产,将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蚕干燥。经不同炮制方法,可生产白僵蚕、麸炒僵蚕等中药饮片。以肥壮、质硬、色白、断面明亮者为佳。 略呈圆柱形,多弯曲皱缩。长2~5cm,直径0.5~0.7cm。表面灰黄色,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。头部较圆,足8对,体节明显,尾部略呈二分歧状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外层白色,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。气微腥。味微咸。 【性味功用】 味咸、辛,性平。归肝、肺、胃经。息风止痉,祛风止痛,化痰散结。主治肝风内动,惊痫抽搐,风热目赤,咽喉肿痛,风疹瘙痒,瘰疬痰核。 僵蚕用于肝风夹痰,惊痫抽搐,小儿急惊风,破伤风,中风口㖞,风热头痛,目赤咽痛,风疹瘙痒,发颐痒腮。其中生僵蚕辛散之力较强,药力较猛,用于惊痫抽搐,风热之风疹瘙痒,肝风头痛等症。麸炒僵蚕疏风解表力稍减,长于化痰散结;且能降低腥味,起到矫臭矫味作用,用于咽喉肿痛,瘰疬痰核,中风失音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