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红栓菌(朱砂菌)
【中文别名】 红栓菌小孔变种、朱血菌、血朱栓菌、枫菌等。 【分布地区】 红栓菌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中南、西南及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,血红栓菌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吉林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等地。 【科属分类】 真菌门(Eumycota)担子菌亚门(Basidiomycotina)层菌纲(Hymenomycetes)非褶菌目(Aphyllophorales)多孔菌科(Polyporaceae) 【性状介绍】 子实体侧生无柄,木栓质,单生至覆瓦状叠生生,偶有半平伏而反卷。菌盖半圆形至扇形,(4-10)cm ×(4-15)cm,厚0.5-0.2cm,干后变硬,盖面朱红色,有细软之短绒毛至无毛,粗糙,无环纹,后期稍平滑,橙红色、污红渐褪至淡红色或淡红褐色;盖缘薄或稍钝,全缘。菌肉淡红色至橙红色,木栓质,厚1-1.5mm.菌管与菌肉同色,菌管长4-9mm;管口面朱红色、橙红色或暗红色,后期呈黑色,管口圆形至多角形,每1mm间2-4个。 【生长环境】 多生于栎、槭、杨、柳、枫香、桂花等阔叶树枯立木、倒木、伐木桩上。 【性味功用】 微辛、涩,温 。解毒、祛风除湿、清热解毒、行气、止血、止痒 ,用于消炎、痢疾、咽喉肿痛、跌打损伤、痈疽疮疖、痒疹、咳嗽痰喘、风湿痹症、外伤出血等,抑制肿瘤